平泉菇农冬日“采金摘银”
□本报胡晓梅通讯员刘环宇刘颖
12月9日一上班,平泉县鑫盛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就开始紧张地拌料、装袋、发菌、采菇、包装。“我们公司生产的杏鲍菇经过包装后,产品全部运往北京、内蒙古、宁夏、辽宁、黑龙江、陕西等地。现在每天都会有5吨多的杏鲍菇运往全国各地,年实现销售1700多万元。”鑫盛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。
今年来,平泉县以“质量立菌、科技兴菌、龙头强菌、市场活菌、文化旺菌”为方针,通过强基地、扩园区、壮龙头、强扶持、重科技等举措,大力发展食用菌这一富民产业,实现了食用菌的园区化、科学化、工厂化生产,食用菌产品出口到国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3个大中城市。目前,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3.4亿袋,产量34万吨,创产值35亿元,有菇户3.5万户,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,可为全县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3000元,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%以上。累计建10亩以上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1000多个,总占地4万亩,标准化率达到87%,工厂化生产户企业6家,生产基地形成了香菇、滑子菇、杏鲍菇、双孢菇等多品种相补充,长短周期相结合,草木腐菌并重,多模式周年生产的发展格局,同时培育壮大了森源、润隆、三棵树、瀑河源等7家龙头企业。